春天野钓,乐趣非常人所想,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春天野钓的技巧,供大家参考!
一 钓鲫鱼时突然停口应怎样调整
鲫鱼是分布最广的鱼种,自然也是野钓最普通和最重要的垂钓对象。有时有这种情况,连续钓到几条鱼后,鱼儿突然不吃了,浮漂也不动了,可能原因如下:
①可能是鲫鱼受到岸上的干扰,鱼儿受惊逃走。钓者应排除干扰。
②可能是钓到鱼的时候,被钩着的鱼在水里乱窜过久,把其他鱼吓跑了。钓者应注意提竿,尽量做到被钓到的鱼不在水中乱窜,及时把它提上岸来。
③可能是钩尖外露,鱼儿不敢来吃钩。钓者应调整钓饵,使钩尖不外露。
④可能是大鱼来到窝子里,鲫鱼被惊动,逃之夭夭。
二 肥水之鱼怎样钓
钓者都知道用人畜粪便做饲料的肥水养鱼池塘,鱼最难钓,用什么钓饵都收效差。
不过,如果掌握好以下情况,最难钓的肥水之鱼会变得好钓了。肥水之鱼所以难钓,是因炎夏水温高,水肥缺氧,鱼儿憋得难受,游到水的中、上层。水底无鱼,自然难钓。垂钓可选雨后一两天,雨水流入池塘,带来新鲜氧气与食物,鱼儿活跃,钓之有利
或选进出水口两侧,因水流动,氧气充足,水下都拾一凹槽,比别处深,鱼儿喜欢在此活动。采用素饵在此垂钓。据观察,肥水养鱼的水域,喂饵后水面常常漂浮蝇蛆。不一会儿,水面翻起层层浪花,原来是水中的鲤鱼、草鱼腾跃而起,吞食蛆,直到被吃光才恢复平静。老钓手见景生智,用人工培养蝇蛆,浮钓肥水之鱼,使最难钓的肥水之鱼,也变得好钓了。
三 水下有草坪如何钓底
春钓浅滩难免遇到水下有倒伏的陆草尚未腐烂,新的水草已吐芽放叶,于是形成不易被人发现的水底草坪。倘若撒钩于此,饵钩可能沉没草下而不易被鱼儿发现,结果一无所获而不知其因。秋天涨水后的岸边也会有此情况,但又不可回避。因大多鱼类与水草有不解之缘,不仅有的鱼以草为食,而且大多鱼类喜吃的虫、虾、螺类饵料,也多生长在草丛之中或粘附于水草之上,因此,草区通常恰是垂钓之区。正如谚语"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
如果已判明水下有草坪,只要调整钓钩和铅坠的位置即可。让铅坠位于钓线下端,在铅坠之上10厘米和15厘米处各系一钩。这样,垂钓时铅坠沉入草中,饵钩可保持在草坪之上,便可钓到鱼了。
四 中午怎样钓鱼
俗话说“神仙难钓午时鱼”,这并不只指夏天,实际上春季也容易发生。春季午时难钓鱼的原因可能是水层各个深度因气温的骤然升高或降低而引起温差的缘故。此时,钓底往往钓效极差,因为鱼层已经上浮。对于浮得比较厉害的情形,自然得钓浮了,而如果鱼只是轻微离底,这种情况应单钩浮钓底法。
午时鱼大部分聚集在离水底3-15厘米的地方,垂钓时可让浮漂沉入水面下3-15厘米。每次上好饵料,投入塘内后,钓饵下沉至离底5厘米左右时,因浮漂的浮力作用,钓饵下沉的速度就归缓慢,这样钓饵就会沉底,鱼即咬饵(也有未沉底前就咬饵现象),还可采用双钩浮钓法。下钩的钓饵悬在池塘底5厘米处,上钩的钓饵则悬在离塘底13-15厘米处,钓饵采用上荤下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