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6个月后母乳就没营养了
宝宝从出生到6个月,需要依靠母乳喂养,才能获得成长所需的营养。而很多宝妈们却误认为6个月后母乳就没营养了,只是给宝宝过把奶瘾。

其实不然,6个月后宝宝所需的营养,不能只依靠母乳,还需要添加更多的辅食来补充。但对于一些过敏体质,或提前生产的宝宝而言,依靠母乳喂养的时间会更长。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能够证明母乳在任何阶段会失去营养价值。
误区二:月经会影响奶水的质量
妈妈来月经后,乳汁的分泌会有所减少,乳汁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也会有所变化。这时给宝宝哺乳,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但这只是暂时的,等经期过后,就会恢复正常。

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体内催乳素水平发生了改变。由于乳汁的分泌与宝宝的吸吮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适当增加宝宝吸奶的次数,可增加乳汁的分泌。
误区三:奶水清淡就是没营养
很多妈妈认为,奶水清淡就等于没营养,会喂不饱孩子,而且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发育,使得发育能力滞缓。

其实,奶水看上去清淡,并不代表它的营养会比浓厚的奶水差,只是成分稍有不同而已。产后1-2周,妈妈所分泌出的奶水会比较清淡,它所含的蛋白质、锌、免疫物质会比较多,脂肪较少,有利于提高宝宝消化吸收。
误区四:要多喝汤水来保持奶量
老人家一般都会认为,妈妈在哺乳期需要吃多点肉、鸡蛋、多喝汤水才好下奶。其实,妈妈这样胡吃海喝,不仅会让身材走样,而且容易患上乳腺疾病。

在哺乳期,妈妈确实需要吃得好,但不意味着要多吃,哺乳妈妈只要每天比其他女性多摄入300-500卡路里的热量,就能够给宝宝提供奶水。但也要切记,不要吃高糖、高脂肪的食物。
误区五:哺乳期妈妈不可以减重
哺乳期妈妈到底可不可以减重?这个应该是很多爱美的宝妈们都关注的问题,绝大多数人认为,妈妈在哺乳期不宜减重,这样会影响奶水的质量,不利于宝宝健康成长,妈妈们只能一直胖下去。
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产后第6个月是妈妈减重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减重,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不会影响正常的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