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常采取走钓多有两种原因:一是水广鱼稀打窝难聚鱼;二是有些鱼只有在周边活动时方能发现它们的踪影,所以边走边钓的方式能更准确地找到它们。

不过现如今在台钓的风靡下很多人对走钓这一方式并不十分地了解,甚至有些新入门的朋友还没听过,没关系下面就来详细给各位聊一聊关于走钓的种种。
合理选钓点

钓点常常和鱼获挂钩,有些钓友因为怕出现挂底的现象,会故意避开水草处、水底障碍物多的地方,这样就有点舍本逐末了,因为这些地方通常是聚鱼的好地方,要知道水草会进行光合作用,这片水域含氧量高,微生物也多这样可以供鱼吃饵,而且传统钓也适合钓草洞。

有些钓友喜欢在所谓的老钓位打重窝,不仅是为了吸引大鱼前来,也是为了让鱼群形成该处有食物的一种条件反射,这样可以让鱼群停留在此处。
看似简单的外形实则藏着乾坤,根据实际垂钓情况从细节处出发能够适应全地形,让你在任何一个地方垂钓都能充分享受钓鱼的乐趣。

但是要知道水中的鱼群都是分散在各处的,当该处的鱼钓得差不多的时候,就会变得更难钓,因为水中已经没有多少鱼可钓了,更多的是滑口鱼垂钓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此时不应再死守该钓点而应果断开辟新钓位,一来新钓点有很多未知的可能性,鱼类资源会相对丰富,而且钓友也能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的钓技。
全新设计的钓椅骨架采用双承重横杠,耐用的同时还不会铬腿。加宽加长的靠背从头枕处贴合颈部缓解了长久垂钓带来的疲劳感,另外还有更多细节上的巧妙处理不得不说非常具有人性化。
多打几个窝

钓鱼前可先等待窝料慢慢发酵,窝里有鱼才是上鱼的前提,这是诱鱼非常关键的一点,不仅要选择一个好的钓点,还要选择在哪里做窝,增强诱鱼效果。

先到发窝快的窝点垂钓,钓得差不多了再换下一个窝点,如此反复能有效提高中鱼率。这种布几个窝走钓的方法,需要钓鱼人有一定选择好钓点的经验,如果能根据鱼情选出三个发窝速度不一样的窝点,能提高钓鱼效率。
根据冬季水温低水分子活性弱的特点,杀大边经过多年研究将水中的穿透力提高到了普通小药的3-5倍,达到在水中迅速集鱼成窝,鱼群闻香而至的效果。
勤补窝,勤观察

有些钓友认为走钓就可以省下打窝的时间和步骤,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不仅起不到聚鱼的效果,而且上钩率也会大打折扣。

垂钓时也要注意补窝的用量和频率,即使在两三轮之后还有鱼钓也要及时补窝,每次打窝只需用三分之一或一半的窝料即可。通常在钓了四五轮后就可以更换钓点,鱼基本就吃饱了,觅食吃饵的欲望也会降低。
钓鱼前要保证所选的钓点有鱼可钓然后再用鱼饵诱食,老数米正是采用精米配合西部风XBF底六代诱食剂制成,其香味浓郁可迅速将钓点附近的鱼群吸引过来,达到持久留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