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早教和启蒙教育的广泛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都开始注重宝宝学前这段期间的教育启蒙。也有越来越多的科学论证表明幼儿早期的启蒙期至关重要,更有许多专家称0-6岁是孩子的启蒙“黄金期”。

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姆在《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书中提到,“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但是,许多家长可能不知道,音乐在孩子丰富多彩的启蒙教育当中可以排在首位,说是启蒙教育最好的方式也不为过。只要掌握好正确的启蒙方法,也可以为孩子将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综合能力等打好基础。
一、音乐启蒙为什么很重要?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象,通过音乐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听觉辨别能力和敏感性。我们在孩子幼儿时期,给他们的成长、学习和生活中融入一定的音乐启蒙教育,对稳定幼儿情绪、开发幼儿智力、使其健康和谐地成长意义重大。

1、音乐启蒙的误区
很多家长认为对孩子的音乐启蒙就是学习某种乐器,其实这大错特错。音乐启蒙并不等于学习乐器启蒙。音乐启蒙的正确观念应该是:儿童期或更早的低幼期的音乐教育,其主要目的并不是对乐理的认知及乐器弹奏的技巧等音乐技术的获得,而是以“启发儿童的音乐潜能”与“培养儿童的音乐基本能力”为主。

2、音乐启蒙的意义
首先,可以平衡左右脑发育。音乐是人类通用的语言,会启发孩子的艺术脑,帮助大脑左右半球平衡发展。
其次,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音乐能引起循环系统和呼吸的谐和律动,调节人体内的生物节律,还能增强宝宝的想象力和记忆力,对提高听觉辨别能力和敏感度很有帮助。
最后,音乐是可以陪伴孩子成长的伙伴。音乐可以陪着孩子成长、让情绪有表达渠道,感动、喜悦或悲伤,都能通过音乐得以释放。

科学研究发现,古典音乐中的高频段可以有效激发人脑中的阿尔法波,而高创造能力的人会通过阿尔法脑波迸发,获得创造力灵感。因此非常建议准妈妈们在孕期就对宝宝进行适当的音乐胎教。因为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唯一能与外界发生联系的就是通过声音。有益的音乐旋律,通过系统、周期性的刺激,能促进宝宝大脑发育更充分,神经网络更丰富,所以未来的情商、智商和体质都优于一般孩子。
二、音乐启蒙应该怎样进行?
1、让宝宝学会聆听周围的声音

一般来说,宝宝出生后便能聆听周围的一切声音:在房间里或者宝宝床头挂一个风铃,让宝宝听听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听听厨房里放水的声音,锅碗瓢盆碰撞发出的声音;听听大自然的风声、雨声;听听爸爸、妈妈等家庭成员说话的声音。有助于宝宝对这个世界的第一步探索发现。
费雪小海马安抚床铃
呆萌可爱的小海马,跟它的小伙伴小海豚、小乌龟还有小章鱼,组成了会播放音乐的旋转床铃。小海马会播放15—20分钟的短曲和声音,音调柔和,在有效安抚宝宝情绪的同时可以安全的刺激宝宝的听力发展。
2、选择合适的启蒙音乐

音乐具有启发式的作用,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于听什么,其实很多家长都会去选择那种比较流行的歌单模板,比如“最适合宝宝听的100首歌曲”或者“音乐启蒙就要听古典乐”等。不是说不好,只是家长一定要注意,每个宝宝的喜好和对音乐的理解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将大人的思想强加给孩子,要多留意孩子的喜好,莫扎特这种高雅段位的,可以给孩子放来听,但是如果他真的不喜欢,那也不要强求。并且最好是让孩子接触不同的音乐类型吧,别总是翻来覆去的固定几首,每隔7-10天,可以换一批哦。
火火兔早教机音乐播放器
现在的小朋友,火火兔成为了他们的童年陪伴必备记忆之一。F6S升级版相比较之前的版本来说,增加了WIFI连接下载、语音点播、收藏喜爱内容等实用功能,随时 播放宝宝爱听的音乐。还有更加全面和完善的早教资料库供妈妈们随时更新下载。

优美的音乐可以增进宝宝的乐感,使其心情愉乐,还能开发宝宝的右脑;对于0-3岁的宝宝们来说,他们的四肢、手指的筋骨发育尚未成熟,音乐的启蒙和开发,则是最适合他们的艺术教育了。音乐犹如给宝宝的想象和创造力插上了一对翅膀,使其更好的发展。此时还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个话筒,让宝宝跟着音乐学习哼唱。
大黄鸭儿童卡拉OK
萌萌的大黄鸭造型让宝宝一见倾心、爱不释手。 按键、触屏双操作的设计很好的兼顾了不同的宝宝需求。还贴心的配备了双麦克风,可以让宝宝和小伙伴或者爸爸妈妈一起合唱哦。高保真厚磁喇叭,保护宝宝听力的同时有效还原真实音效。
3、选择适合的音乐启蒙玩具

听音乐的同时,还可以为宝宝选择适龄的乐器玩具加以辅助。让宝宝在敲敲打打中对这些声音产生兴趣,在选择乐器玩具时父母应该注意玩具音质的挑选,优质的音质才能更好的促进宝宝对音乐的喜爱与大脑发展。
Hape敲琴台
敲琴和木琴二合一的设置,满足宝宝成长发展的多面需求, 全身采用环保水性漆,妈妈最担心的安全问题也得以很好的解决。彩虹般的琴键还能刺激宝宝视觉发育,教导宝宝对色彩的认知。
4、在游戏中寓教于乐

在游戏中进行音乐启蒙主要是为了激发孩子们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对于那些在音乐学习方面不积极的孩子,家长们可以将音乐的内容,添加到游戏中,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学习到音乐知识,并且,孩子们经过多次这样的训练之后,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也会主动提高。

比如放上一首宝宝喜爱的音乐,妈妈来做示范,音乐开始,身体跟着节奏摇摆,音乐停止,身体也跟着停止。在跟宝宝互动的过程中,既能增加亲子感情,还能培养宝宝的节奏力感、听力、观察力、身体协调等。
面包超人玩偶游戏电子琴
面包超人在很多宝宝心里的地位也是很重要的。超级可爱的小玩偶配合电子琴键,每弹一个琴键,就会有一个相对应的玩偶弹出。玩具本身还配有五首歌曲,可以一边播放歌曲一边弹奏,也可以单独弹奏。妈妈可以跟宝宝在游戏中培养宝宝对音乐的感觉。
B.Toys饶舌蛙电子鼓
做游戏中,节奏感的培养是个很好的选择。利用击打小鼓发出出有节奏的声音让宝宝听,然后让宝宝自己拿着敲打跟着学习。宝宝在敲打架子鼓的过程中,敲打动作可以锻炼手部的灵活性以及手眼协调能力,通过手脚并用的大动作,刺激大脑发育,从而更好的培养宝宝对音乐的节奏感。
三、 音乐启蒙的一些小疑问

1、每天听音乐多久比较合适?
就算是我们要对音乐启蒙重视起来,那也要注意控制每天听音乐的时间哦,2岁以内的孩子,每次不要超过半小时,每天2小时以内,以免孩子“沉迷”音乐,忽视了实际的交流,言语发育反而迟缓。2岁以上的宝宝基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之前的习惯基础,对于时间控制上大人和孩子共同商量达成一致意见就好 。

2、到底要不要学乐器?
在这件事情上,千万不要拿自家孩子跟别家孩子比较,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独立的人格和个性,因材施教比流水线生产强得多。学不学,要看孩子兴趣,不是家长说了算,至于几岁学,“西方音乐家最早是2岁半,但亚洲孩子一般是4-6岁,孩子对固定音高的形成年龄为6-10岁,这段时间开始训练,音准有保障。”所以别着急,3岁以前,让孩子喜欢上音乐就好,重点还是“听”。那么这段期间,可以给孩子挑选一些乐器类玩具,让他们先爱上,再产生想要学习专业音乐的念头。
B.Toys大嘴猫电子琴
大嘴猫的肚子里有20首节奏欢快动听的歌曲,让宝宝可以跟着哼唱、舞动。4种不同的乐器效果都可以用键盘弹奏出来,5种个性鲜明的节拍可以随心变化,宝宝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心情来制作不同的乐曲哦。
B.Toys小狗吉他
B.Toys家的明星产品,三种音乐模式、八个和弦音、20首预录歌曲、9首儿歌,给宝宝带来更全面的音乐乐趣。当宝宝拿起其他,跟小伙伴一起high起来,你会发现曾经的小小只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成了帅气小男孩了呢。

在这里,家长一定要注意,音乐不能取代“真人”。有的家长音乐一放、玩具一摆,看孩子被吸引住了,就完全不理了,这是不对的哦!妈妈们可以唱歌给孩子听,也可以跟孩子一起随着音乐摆动,当你跟他共同投入到享受音乐的状态里去之后,孩子们才会更容易爱上音乐,而不是更孤独。
四、良好的家庭音乐氛围最重要

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就算是音乐神童也需要从头学起,尤其是当今社会,孩子从小对音乐有好感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父母在发现孩子具有音乐天赋时,不必过于高兴。因为,音乐神童也是要经历一个完整、系统的学习过程的。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因为孩子表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就过早地给孩子加上过重的负担。在学音乐这件事情上,父母一定要把心态放平。

家长也不要把音乐看得太严肃,更重要的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而不必苛求宝宝成为音乐家。只要孩子喜欢,父母就应让音乐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孩子精神的食粮。因此,只要在游戏中、学习中培养孩子喜爱音乐的兴趣就可以了。

其实说了这么多,最重要的是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温馨有爱的家庭音乐氛围。让孩子在启蒙当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父母的爱意,从而丰富情感、触碰艺术的美好,拥有更加丰富的多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