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线状态如何体现浮漂灵钝
浮漂的灵和钝由子线状态来体现,子线在水中的状态一共有四种:一是双钩悬浮;二是上钩悬浮,下钩轻触底;三是上钩轻触底,下钩躺底;四是双钩都躺底。
▲这款是丰瑞达浮漂,套盒装,分为巴尔衫木材质和纳米材质,适合钓浮钓底等多种钓法,而且漂型设计比较多样,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灵敏度高,稳定性好。
通常说子线传导漂讯越快,即越灵,是由于此时的子线状态处于双钩都紧绷,因此鱼儿一旦咬钩,便可立即体现在浮漂漂讯之上。相反,子线状态越松弛,传导信号的速度便越慢,即越钝。一般而言,在子线状态处于双钩躺底时,状态最松弛,视为最钝;而双钩悬浮时,子线状态最紧绷,视为最灵。在一般钓底时,选择使子线处于上钩轻触底,下钩躺底这样的状态,是较为灵敏,也较为理想的选择。
▲这款为丰瑞达的鱼饵,各种味型鱼饵针对不同鱼群,鲤鱼腥饵、鲫鱼腥香饵、鲫鱼香型饵、鲢鳙饵、草鱼饵等等,诱钓效果好而且使用方便实用。
二、子线的长短对于作钓有何影响
一般而言,子线较长,下摆幅度则较缓慢,隐蔽性较好,能降低鱼吃食的警惕性;而子线较短,则传递信号相对更灵敏。黑坑作钓个体在二三斤左右、吸食动作较大的猾口鲤鱼,为使浮漂在体现漂讯的同时,又能减少对鱼的惊扰,因此选择50cm的子线长度作钓相对合适。子线的长度,可根据鱼体大小来做出相应的选择,比如作钓个体偏小的鲫鱼,子线长度宜选择在25—36cm之间,而作钓个体较大的鲤鱼,常用的子线长度则在50—80cm之间。
▲刺客标准28调台钓手竿,采用进口碳素材质制成,鱼竿打开时笔直硬挺,重心靠口,长时间持竿不累,轻松即可飞鱼,大小鱼通吃,是一款综合型钓竿~
▲这款汉鼎大炮长节高碳溪流竿,一竿多用、大小通吃。全长8-12米,碳素制竿,想要长竿短线、远攻大物,这种碳素竿身更轻更结实、腰力强劲。还有加厚尼龙制成竿稍绳更结实、金属前后堵结实不变形、磨砂防滑手把耐磨防滑。
三、钩距大小应当如何调整
钩距大小与子线的长短相关,钓底时,若钩距过大,则下钩易处于松弛状态,不利于子线传导鱼吃食的信号;若钩距减小,则下钩处于较为紧绷的状态,传导信号相对灵敏。一般而言,子线越长,钩距可相应加大,子线越短,则钩距应相对缩小。如40cm的子线,钩距可定在1.5—2cm之间,而80cm的子线,则钩距定在2—2.5cm之间较为合适。
▲这款是东澳的芦苇浮漂,芦苇材质的浮漂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渔汛灵敏,漂身轻,但是浮力大,适合底钓和钓行程,尤其是在钓鲫鱼的时候,浮漂信号给出灵敏,是非常不错的一款浮漂~
钓无定律,在实际作钓当中,钩线关系的运用仍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鱼情水情、所钓环境做出正确的思考和判断,同时结合自己的钓法喜好,适时做出调整,合理搭配选用方能收获到满意的渔获。
▲东澳成品线组(带双钩),每个米数直接搭配好相应的主线、子线以及钓钩,最适合钓鱼新手和懒得绑线组的钓友使用,方便快捷,而且里面的钓线都是高切水、高强度的优质主子线,均为手工绑制,可以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