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误区:过早的担心母乳不足,放弃母乳
母乳喂养是最天然、最营养的喂养方式,出生后尽量母乳喂养的意义在于:通过宝贝的多次吸吮,刺激妈咪泌乳;通过让宝贝吮吸妈咪乳头,锻炼吞咽反射功能;增进母婴感情交流;减少过敏、消化不良等疾病的发生。母乳喂养应循序渐进的进行,不必过早担心母乳不足。
2 误区:要早点给宝贝添加辅食

专家观点:辅食添加不应早于17周
有些老人认为宝贝2~3个月就可加辅食,宝贝嘴壮,这样长得更快。但此时的宝贝,消化道功能非常不成熟,大多数消化酶的分泌尚不足。尚不能消化奶以外的食物。过早添加辅食,不仅不能保证营养物质的吸收,反有可能造成消化不良甚至腹泻。正常情况下,辅食添加不应早于17周,不晚于26周,在此期间,根据宝贝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消化情况,逐步添加适宜的食物。
3误区:多给宝贝喂菜水、水果水比白水好

专家观点:白水永远是“最好”的饮料
菜水和水果水会让宝贝的味蕾在习惯了有味道的液体后,无法正常适应白水。其次,菜水、果水都是“有内容”的水,菜水中的纤维素和少许低聚糖,有可能让宝贝大便偏稀。而果水中的糖分和有机酸,不仅不利于口腔卫生、增加龋齿隐患,还会让宝贝摄入额外的热量,造成体重增加过快、营养素摄入失衡。
4误区:食物过于精细,不用咀嚼就能咽

专家观点:精细食物只适合辅食添加初期
不及时增加食物的硬度和颗粒大小,会影响宝贝吞咽和咀嚼能力的正常锻炼和发育,造成他们永远只习惯精细食物。但是,精细食物的热量和营养密度都相对较低,只适合辅食添加初期、以奶类为主的时候,一旦奶类无法满足宝贝营养需求,需要固体食物承担营养重任的时候,精细食物便无法满足宝贝的营养需求,造成宝贝生长发育速度减慢甚至营养不良。
5误区:重视吃水果,不重视吃蔬菜
专家观点:蔬菜的营养价值是水果无法替代的
特别是很多无机盐和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植物化学素。同时,蔬菜中的膳食纤维量往往多于水果,且可以增加饱腹感,避免热量摄入超标、体重增加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