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火事件就是高铁女孩被掌掴引起的互殴。事件的起因很简单,高铁上一个不老实的孩子影响了前排女孩王某某的就坐,王某某转身沟通让父母控制孩子的行为。
图片来源网络,与本事件无关
通常来说,孩子不懂事犯错误了,打扰影响到其他人,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会感到羞愧,并且应该代替孩子向对方诚恳的道歉。这样基本上矛盾就不会再升级,后续父母好好约束自己孩子的行为,至少在高铁这趟行程上,也不会再产生新的矛盾。
人与人不一样,人的身份也千差万别,当孩子的父母一个体制内的中层领导,一个是学校的副校长。在生活中,周围大多数都对他俩点头哈腰,笑脸相迎,哪能受得了一个小姑娘当面的问责。所以矛盾进一步升级,冲突变得加剧。短视频的兴起,让这个事件曝光在广大群众的眼中。
图片来源网络,与此次事件无关
第一波节奏,事件曝光初期,大家纷纷为王某某的遭遇打抱不平,声讨孩子一家的霸道无礼的行为,并且很多人分享在高铁相同遭遇,为王某某勇于维护自己权利的行为,表示认同和赞赏。
第二波节奏,由成都铁路公安介入调查后,对此次事件给出了“互殴”的结论。此消息一出网络一片哗然,大家都在讨论“正当防卫”以及警方的执法是在“和稀泥”,将矛头指向成都铁路公安,进行谴责。
第三波节奏,网友扒出了孩子父母的身份,父亲是当地社保局的中层领导,母亲是一所学校的副校长。在孩子父母特殊身份的加持下,加上群众对体制内领导固有的负面印象,加剧了对熊孩子一家的攻击。
第四波节奏,据传孩子回到所在地,才进行了报警,并且是用“假名”进行报警,接警的还是孩子的舅舅,这系列无法证实传言更加将此次事件,推向风口浪尖。这些传言都无法被证实,但是有一点事实很清楚,就是王某某被警方置留在警局7个多小时,仅仅是用来劝说王某某接受“和解”。
第五波节奏,当王某某的彻底站在舆论制高点后,在头条上突然出现了很多“得饶人处且饶人”的神秘力量,开始试图劝说王某某接受“和解”,给孩子一家留条生路。
第六波节奏,事件来到最高潮的部分,警方公布一段经过剪辑的视频,并且发出了案情公告。一时间舆论产生了反转,“女孩也不是善茬”,“女孩一副不好惹的样子”,“女孩也骂人了,女孩也动手了”,“抛开事实不谈,她就一点问题没有吗……”。
这个事件产生的六波节奏,各位网友你被带了哪波,还是每一波都被带了?这个事情从全局来看,总结下来就几点
- 起因,孩子不老实踢椅子影响前排的王某某。孩子一家错在先!
- 王某某与孩子一家,产生冲突,互相辱骂,互相动手殴打!
- 王某某不接受和解,希望走法律程序。
很简单第一个事情,为什么大家一直争论不休,就是被一些别有用心,拿钱办事,故意蹭热度的人带了节奏。这些人往往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管中窥豹,抓住某个细节不放,大作文章,从根本上忽略事情的本质。
我作为广大网友的一员,针对此次事件,只关心如下几点:
- 什么时候公布未被剪辑和消音的高铁记录仪的全程视频。
- 为什么警方在当事人明确表达不接受和解的情况下,扣押王某某在警局7个多小时?
- 在双方都有过错的情况下,被警方判定为互殴,为什么孩子一家要提出和解?
- 江油市警方能否秉公办案,是否存在假名报案去情况,如果不和解是否能对孩子父母,同样做出行政拘留处分。
希望广大网友一定不能被水军和不良用心的人带偏了节奏,就关心事情能不能公开,公正,公平地处理,对得起我们法治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