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热水器怎么选?你会选吗?
·
前段时间有朋友找我咨询燃气热水器,他也不知道听谁说的,觉得国产的就不行……
但他也纳闷不知道日本的林内和能率到底好在哪,凭啥贵那么多……
我借着给他解答,也对市面上的产品做了个梳理。
·
如果您也打算买燃气热水器,也在纠结到底哪种更好,下面内容对您一定有帮助。
理性购物,不花冤枉钱,搞懂功能特性再出手!
·
燃气热水器一分钱一分货?
日本品牌比国产品牌更好?
买燃热应该关注哪些技术?
·
·
————————
长文预警:10000字
·
深度分析,完整盘点
讲清道理,理性分析
选购燃气热水器必看
·
保持耐心,必有所获
————————
·
| 8个技术区分点!
| 国产与日系哪种好?
·
·
为了帮大家理清各种产品的不同,我会从下面8个点进行讲解。
这8个点,我分成了 1个分档区别、3个核心技术和4个关键辅助技术。
·
分档技术,就是可以用来区分产品档次的技术。
目前可以作为中高端与中低端分界线的,就是 下置风机与上置风机 的区别。
·
核心技术,是当下的热点技术,也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主要区别。
主要包括 恒温方案、零冷水、冷凝换热 这3个。
·
关键辅助技术,属于不一定对每个人都有用,但一旦你需要的话又很关键的技术。
主要包括 防冻、防风、微火升温、智能控制 这4个。
·
·
分档区别:下置风机vs上置风机
·
·
这个分类源自于国标。
在GB6932-2015 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中,强排式就分为这两类:
一个是鼓风式,另一个是引风式
▲强制排气式分为两种,左侧为鼓风式,右侧为引风式
·
下置风机,就是强鼓风式,除了造价高是劣势,几乎全是优势。
上置风机,就是强引风式,它最大的优势就是造价低,属于节约成本的一种廉价替代方案。
·
市面上的燃气热水器,可以通过风机位置简单粗暴的划分为两个档次:
下置风机结构的,就不可能是低端货,至少是中高端水平
上置风机结构的,就不可能是高端货,顶多是中低端水平
·
之前一般都是日系品牌才有下置风机,所以有人会觉得这么分类属于「崇洋媚外」……
▲林内等日系品牌会强调自己是下置风机
·
其实这根爱不爱国没啥关系。
下置风机的优势是客观存在,它和上置风机之间的对比,就类似于鸡翅木筷子和普通一次性筷子一样,后者就是为了节约成本的权宜之计,凑合着能用,但肯定好不到哪去。
而且,现在也不止日系才有下置风机产品,国产也有了。
所以还是要更客观地看待这种差异。
·
列了5个小问题,把这事讲透:
1)为啥上置风机不是最佳选择?
2)为啥下置风机造价成本会高?
3)上置风机是垃圾吗?能用吗?
4)四五千买下置风机,值不值?
5)林内能率比国产到底贵在哪?
·
·
1、为啥上置风机不是最佳选择?
·
1)燃烧不够充分
·
燃烧不充分会导致产生一氧化碳,也会降低热效率。
理论上鼓风式炉腔是正压,供氧量更充沛,而抽风式的炉腔是负压,供氧量会少一些。
·
不好理解可以想个极端场景:
假如抽风式的进风口堵了,里面抽成了半真空状态,那氧气肯定是不够的;
但鼓风式的,即便进气口堵了,里面也不可能出现真空。
这就是直观的差异。
·
所以,下置风机鼓风式的燃烧会更充分一些,热效率也会更高一些。
·
2)风机位置过热,影响寿命
·
上置风机,风机的位置在燃烧废气的必经之路上。
燃烧废气的温度可以达到150~200℃以上,这种温度对电机内的电器原件、电线的绝缘层都是有损害的,国家要求的8年报废期没到可能电机就已经坏了。
·
而下置风机则不会被高温废气影响,所以电机的寿命就更长,可选范围也更大。
·
2、为啥下置风机造价成本会高?
·
1)密封性必须好
·
鼓风只是明确了进风口的位置,但没明确出风口位置。
如果密封性不够好,燃烧废气就会从密封差的位置窜出来。
要做更好的密封性,对设计上要求更高,用的金属材料也会更多,这都会引发成本大幅上升。
·
2)对风机能力要求高
·
以对抗大风天为例:
把风机放在烟管附近,能实现对抗大风天,比较好理解。
但风机放在底部,还要实现能对抗大风天,对整体设计要求就比较高,不只是密闭问题,还有风压必须够大,且要稳,所以一般都必须是直流变频才行(后面讲防风时会再详细讲)。
·
3、上置风机是垃圾吗?能用吗?
·
应该这么说,如果您的目标就是用6~8年,然后换个新的……
那么,选1000多块钱的上置风机,也不是啥大问题~
·
寿命不够长,但您也就是用6~8年就换了。
热效率不够高,但您可以考虑冷凝式,热效率也能解决。
噪音可能有点大,但一般都是放在厨房、阳台,噪音也不是大问题。
·
如果您也是这么想的……
那上置风机就能用,性价比还挺高的。
但如果追求性能和寿命,还是下置更合适。
·
4、四五千买下置风机,值不值?
·
如果是5年前,想买下置风机,那就只有林内能率这种日系品牌可选。
而且价格都不便宜,确实要四五千。
·
当然这些品牌贵,也不只是下置风机的原因。
还有水量伺服、恒温技术、微火苗等其他技术加成。
技术上与国内燃气热水器算是碾压式的代差。
·
那时候,普通凑合能用的燃气热水器,国产的,也要一千多。
国产稍微好点的,做了水气双调控温的,就要两千多了。
再往上找更好的,就只能看林内能率这些了,动辄四五千。
·
我认为,以当时的市场状态来说,花四五千买下置风机也谈不上智商税。
这就好像按键手机时代,你觉得智能机是智商税吗?
触屏智能手机,就是比普通按键机贵一截,没办法。
·
不过这个局面,最近两年不一样了。
因为国产也有下置风机产品了!
·
更准确地说,是海尔已经做出了两千多的下置风机产品。
而且有时候促销还会拉到两千以下的价位……
·
都是下置风机,海尔卖2000左右,林内能率卖三四千。
我也对比过海尔和林内能率的主打产品,下置风机方面其实没啥区别,其他技术细节上,防风、防冻、微火控制反而海尔做的更好一些。
▲海尔的K系列
·
在这个前提下:
还非要花四五千买林内能率的下置风机,就实在没必要了,属于智商税了。
·
5、林内能率比国产到底贵在哪?
·
我从2007年开始就在北京做线下集采团购。
那会儿集采上主打的燃气热水器就是林内能率。
·
对于欧洲日本来说,2007~2017年这10年其实就是普通的10年。
但对中国来说,这却是翻天覆地的10年。
·
2007年,大部分二三线城市还做不到天然气的稳定供应。
很多一线省会城市也存在不定期断气问题,所以才有「低气压启动」的功能,主要针对的就是天然气供应不稳定的地区(感兴趣的可以搜下「天然气气荒」)。
·
所以,直到最近几年,各城市的天然气供应逐步稳定了,燃气热水器才成为热门产品。
之前则一直都是电热水器为主。
·
确实,林内和能率,一直以来在燃气热水器市场上都有一定「领导力」。
因为很长时间以来,中国除了超一线城市和部分大城市外,消费者受限于天然气供应,压根就不会选燃气热水器。
·
这就客观造成了:
林内和能率一直是把燃气热水器当成「小众奢侈品」来卖的!
产品相对成熟,但市场规模不大,又都集中在大城市中心区域的高收入人群身上,和很多其他洋品牌一样,只要渠道利润留足,其他就不用管了。
不用怕贵,消费力在那摆着呢,总会有人买得起。
▲奢侈品?买的就是奢侈品……
·
之前我写文章时就说过,不用迷信林内能率。
燃气热水器不存在卡脖子的技术,随着天然气供应的普及,国产燃气热水器一定会快速赶超。
这还没到5年,林内能率最引以为傲的下置风机就已经国产化了,而且价格腰斩。
·
下置风机比上置风机贵是合理的,但贵成林内能率这样是不合理的。
我也乐见有林内吹和能率吹来讲讲他们更贵的部分到底是啥,有多少是渠道利润,有多少是品牌溢价,又有多少是真正的技术壁垒。
·
顺带一提:
为啥没说其他国产品牌?
·
因为,只有海尔有「比林内能率更便宜的下置风机产品」。
·
国内做燃气热水器的大牌就那么几个:
海尔、美的、万和、万家乐
·
美的和万和压根没有下置风机产品。
美的甚至现在还认为上置风机比下置风机更好……
这就是典型的「我没有的就是垃圾」……
·
万家乐倒是有且仅有一款下置风机产品,同时也是零冷水,但价格接近6000。太贵了。
·
海尔的K系列,KL3、KL5、KN3、KN5、KL7都是下置风机。
价格从2000左右到3000多,比林内能率同类产品便宜2000左右,性价比非常明显。
·
随着海尔K系列的成功,其他国产品牌的下置风机产品应该也不会太远了,期待吧。
希望各品牌可以卷起来,把结构、用材、控温、控火、防风、防冻、安全、节能都越做越好。
·
·
核心技术1:恒温方案
·
电热水器需要把水加热到65~70度再去用冷水调温。
而燃气热水器可以直接出40多度的温水,被烫的风险要小得多。
可以说,恒温水平很一般的燃气热水器,在恒温能力上也比电热水器更好。
▲燃气热水器的温度调节
·
所以用电热水器可能还需要考虑用不用恒温花洒。
但用燃气热水器基本就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燃热用恒温花洒的意义已经不大了。
·
(燃热和电热的选择不是本期重点,后面会单独讲,关注点赞收藏,最近就会发)
·
·
与电热水器相比,燃气热水器的水温波动不仅下限高,上限更高。
一般波动在1度以内人的体感就已经很舒适了……
但理论上,还可以做出波动0.X度的效果,算是精益求精了。
▲一般都能做到0.5度的精度
·
燃气热水器实现恒温,主要靠「控气」和「控水」实现。
·
第一代恒温技术:
只控气不控水
·
控气就是就是控制天然气输入量。
因为天然气的热值基本是固定的,所以如果出口水温低了,那就增加输入,反之水温高了就减少输入。
·
在燃气热水器里实现这个功能的具体设备是【燃气比例阀】。
▲燃气比例阀
·
只控气不控水,温度波动会比较大……
早期还有这么干的,现在已经很罕见了,都会在控气的同时也控一下水。
·
第二代恒温技术:
控气+控水(水气双调)
·
控气还是靠燃气比例阀,但控水的方案就比较多了。
·
从低到高大概可以分为:
稳流芯<记忆合金<水量伺服(需要芯片控制)
·
「稳流芯」会在几百元的燃气热水器里使用。
配合燃气比例阀,尽量让水流的流量稳一些,控制出水温度波动……
稳流芯的作用嘛……比没有强,但效果有限,因为温度波动大的原因不是水流不稳,而是调节速度慢。
·
记忆合金调节水量,和高端恒温花洒里用的差不多。
利用的是记忆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形变,实现了水量随进水温度高低「即时」调整的效果。
·
因为水量调整反应快,所以恒温效果比稳流芯更好。
但它控制水量的方式过于简单粗暴,所以一旦碰到冬季进水温度低时,出水水量也会大幅减少。
·
第三代恒温技术:
控气+控水+芯片控制(水量伺服器)
·
控水设备升级为「水量伺服器」。
增加多个测温点,通过芯片实现控气控水。
·
相比记忆合金,水量伺服器冬季也可以增大水量,燃气和水量的调节更科学,也更精确。
目前国产1500元以上的产品很多都为这种结构,日系3500以下一般还是记忆合金,3500以上才有水量伺服器。
▲水量伺服器比记忆合金和稳流芯控温效果更好
·
多讲两个水量伺服的「误区」:
·
误区A:芯片哪国造
日系会吹自己芯片高级……
但芯片本身没啥技术含量,不是手机和电视里那种高端货。
从智能汽车和其他智能家居产品的发展来看,也许短期日系在芯片上还有点先发优势,但时间长了肯定还是比不过销量更大的国产品牌。
▲不要迷信进口芯片
·
误区B:名称玩概念
此外,水量伺服器并没有国标,所以有些品牌也会借这个名字玩一些概念。
比如「增压水量伺服器」,看起来好像比普通水量伺服器还多了增压功能,但实际上它没有增压泵,调节档位也只有两档,甚至还不如记忆合金。
▲增压,其实并不是真水伺服
·
真正的水量伺服器,调节档位要足够多,甚至可以无极调节,这样才能充分满足恒温需求。
·
·
核心技术2:零冷水
·
2018年的时候零冷水还不多,当时我也写过文章。
现在零冷水的燃气热水器已经有不少了,价格也不贵。
表面上看都差不多,但还有一些小细节不太一样。
·
零冷水1:怎么实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