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那片广袤无垠、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各类植物犹如繁星般点缀着大地。有一种野生灌木植物,它身姿高大,在杂木林边、灌丛之中,或是荒野、山区、半山区的溪旁,甚至乱石堆与荒坡之上,都能瞧见它的身影 。它的枝头,挂着一颗颗色泽诱人的果实,红的鲜艳夺目,紫的神秘深邃,这些果实宛如 “小号” 草莓,小巧玲珑,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在过去,农村的小朋友们穿梭在山林间,欢快地采摘它的果实,当作美味的零食,农民们亲切地称它为树莓 。可你知道吗,它真正的学名叫覆盆子 。
认识覆盆子:大自然的馈赠
覆盆子,这个名字想必很多朋友都有所耳闻。对于爱喝酒的人来说,它可是泡酒的绝佳材料 。在民间,它还有个响亮的名号 ——“强肾果” 。每年 5 到 6 月,是覆盆子的花期,那一簇簇花朵,像是在枝头悄悄诉说着夏日的故事 。而到了 8 至 9 月,便是果期,它的果实是聚合果,由众多核果紧密聚合而成,呈近球形,顶部圆润得如同婴儿的脸蛋,底部却平坦得像小盘子 。果实表面密密麻麻地披着一层绒毛,乍一看,就像是一个翻过来的小盆子,这也是它被叫做覆盆子的原因之一 。
它的植株能长到好几米高,枝条呈现出褐色,仔细瞧瞧,枝条上还长着尖尖的刺,这些刺形似钩子,所以它还有个名字叫悬钩子 。在民间,关于它的俗称多得数都数不过来,悬钩子、覆盆、覆盆莓、树莓、野莓、木莓、乌蔗子、笼蔗子、毕楞伽、小托盘、掌叶覆盆子、树泡、野泡、山泡…… 这些都是它的别称 。不妨问问身边来自不同地方的朋友,看看你的家乡是怎么称呼它的 ?
正是因为每个地方对它的称呼各不相同,人们习惯叫它俗名,以至于很多人压根不知道它就是学名为覆盆子的植物,更不知道中药里所说的覆盆子,指的就是它干燥后的果实 。
分布广泛:农村常见的身影
覆盆子在民间的出镜率极高,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发现它的踪迹 。往北,辽宁、吉林、内蒙古的土地上有它扎根生长;往南,江苏、浙江、江西、贵州、广西等地,也能看到它摇曳的身姿 。在农村,只要你稍加留意,走在山林间,路过溪边,或是踏入荒坡,都有可能与它不期而遇 。然而,尽管它如此常见,知道它价值的人却少之又少 。很多人甚至把它当成一无是处的杂树,它的果实也少有人问津 。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覆盆子成熟的同时,野草莓也熟了 。野草莓那香甜的味道,丰富的汁水,比覆盆子更受人们喜爱 。在美味的诱惑下,覆盆子的价值就这么被大家忽视了 。
药用价值:传统草药的瑰宝
其实,覆盆子可是一味历史悠久的传统草药,在草药界那可是名声响亮 。尤其是在男性朋友的养生圈子里,几乎无人不知 。人们常常将它用来泡酒,据说喝了用它泡的酒,能强身健体 。它之所以有这样的功效,是因为古人经过长期的经验总结,发现了它的秘密 。
在众多典籍中,都有关于覆盆子药用价值的记载 。《药性本草》中提到:“覆盆子,男子肾精虚竭,阴萎能令坚长,女子食之有子 。”《本草通玄》里也说:“覆盆子,甘平入肾,起阳治痿,固精摄溺,强肾而无燥热之偏,固精而无疑涩之害,金玉之品也 。” 而《本草纲目》记载得更为详细:“覆盆子,益肾脏、治阳痿、缩小便、补肚明目 。”
现代医学也对覆盆子的功效进行了科学解释,它具有滋补肝肾、壮阳固精、养肝明目、温中补虚的功效 。在现实生活中,常被用作治疗阳痿、遗精、眼花以及肾虚导致的咳嗽、腹泻等病症的辅助用药 。
民间故事:覆盆子名字的由来
关于覆盆子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 。相传,古代有几位男性结伴外出,一路奔波,走到半路时,又饥又渴 。就在他们感到绝望之时,突然发现路边的一种野树上,挂满了红色的小野果 。当时谁也不知道这果子能不能吃,但实在是太渴了,几人也顾不上那么多,小心翼翼地摘了一点放进嘴里 。嘿,这果子吃起来又酸又甜,瞬间缓解了他们的口渴 。
第二天清晨,几个人醒来后都觉得十分奇怪,他们发现自己一整晚都没有小便,而这种情况,在以前可是很少见的 。从那以后,他们意外发现了这种野果的药用秘密 。从那以后,民间便把这种野果当作固精缩尿的良药使用,并给它取名为覆盆子,意思是把尿盆(古人晚上习惯用尿盆小便)翻过来,晚上就用不上了 。
市场需求与人工种植:昔日野果今致富
如今,人们的养生意识越来越强,对覆盆子的市场需求量也日益增大 。特别是在养生酒行业,覆盆子可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在民间,覆盆子与枸杞、菟丝子、五味子并称为 “男性四宝”,用它们一起泡酒喝,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
不过,以前在农村随处可见的覆盆子,近些年野生资源却越来越少了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人工种植应运而生 。有些地方把它当成经济作物进行种植,市场上的收购价能达到 80 元左右一斤 。不少人靠着种植覆盆子,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