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老旧的客厅里,李大爷和张阿姨正上演着一场日常争论。李大爷眉头紧皱,一脸担忧地看着正在摆弄染发剂的老伴,忍不住开口:“你真得悠着点,这染发剂可不简单,不仅会让头发大把掉,说不定还会招来癌症呢!” 可张阿姨呢,手上动作不停,一边熟练地调配着染发剂,一边满不在乎地回应:“你别在这瞎操心,我不染这白头发,看着得多显老啊,染了立马年轻好几岁。” 李大爷无奈地叹了口气,继续劝道:“你这染了也就管个一年半载,之后还得重新染,染多了肯定有危害。” 但张阿姨像是铁了心,根本不听老伴的话。
随着年龄增长,张阿姨的白发越来越多,每隔几个月,她就会给自己的头发来一次 “改头换面”。可最近,张阿姨察觉到不对劲了,脱发变得异常严重。每天打扫房间,都能在客厅、卧室、浴室的地板上,发现大把大把自己的头发,原本茂密的发量肉眼可见地减少。看着这一幕,张阿姨心里 “咯噔” 一下,不禁开始怀疑,老伴之前说的那些话,难道都是真的?越想越不安,张阿姨决定预约一次全身体检,心里默默祈祷一切只是自己多想了。
哈佛 11 万人研究:染发与部分癌症相关
在当今社会,染发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走在大街上,能看到年轻人为了追求个性,把头发染成五颜六色,酷炫十足;而老年人呢,为了掩盖岁月留下的白发痕迹,也会定期走进理发店,或是在家自己动手,让头发恢复往日的乌黑。可与此同时,“染发致癌” 的说法也在人群中广泛流传,这到底是真是假?无数人心中充满疑惑。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研团队怀揣着探索真相的决心,开展了一项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试图解开染发与癌症风险之间的谜团。这项研究规模庞大,共纳入了 11.7 万名年龄在 30 岁至 55 岁的女性受试者。研究人员就像严谨的调查员,详细询问并记录下每一位受试者的身高、体重、原本的发色、健康状况以及家族癌症史等关键信息。
对于受试者使用永久染发剂的情况,研究人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统计。而且,为了获取更准确、更全面的数据,他们每 2 到 4 年就对信息进行一次随访更新,这一坚持,就是漫长的 36 年。在这 36 年的随访过程中,研究人员密切关注着受试者的健康动态。最终统计发现,共有 20805 例新发实体癌、1807 例血液系统癌症、22560 例基底细胞癌、2792 例皮肤鳞状细胞癌,其中有 4860 例患者不幸离世。
在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时,研究人员仔细剔除了那些可能影响癌症发生以及死亡的干扰因素。经过层层筛选和严谨计算,他们发现,对于绝大多数癌症,像结直肠癌、膀胱癌、脑癌等实体癌,还有血液、免疫系统癌症以及大部分皮肤癌,是否使用永久染发剂,与它们的发生及死亡风险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关联。
然而,研究也发现了一些值得警惕的情况。使用永久性染发剂,与卵巢癌、部分乳腺癌和基底细胞癌的发生之间,确实存在着联系。并且,使用次数越多,患这些癌症的风险就越高。不过,这项研究也并非十全十美。它仅仅揭示了永久性染发剂与部分癌症发生之间的关联,但对于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并没有给出明确结论。而且,受试者大多是白人女性,样本的多样性有所欠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果的普适性,所以这个研究更多起到参考作用。
染发的危害到底有哪些?
染发剂,看似只是改变发色的普通物品,实则内部蕴含着多种复杂的化学物质。其中,有一种叫对苯二胺的化学物质,被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列为 3 类致癌物。这意味着,如果在短时间内大量接触对苯二胺,很可能会让身体陷入急性中毒的危险境地。不过,大家也不用过于恐慌。我国对染发剂内的对苯二胺含量有着严格规定,要求必须控制在 2 - 6% 之间,从源头上降低了急性中毒的风险。但即便如此,还是有部分人群对对苯二胺过敏,一旦接触,皮肤就会像发出抗议信号一样,出现发红、长出疹子,甚至眼睑浮肿等不适症状。
除此之外,长期使用染发剂,还可能给身体健康带来一系列其他危害。
脱发
染发剂中的化学物质,就像一个个小刺头,具有很强的刺激性。频繁染发,这些化学物质会不断刺激毛囊和头皮,导致它们发生炎症反应。毛囊在炎症的持续影响下,就像被慢慢侵蚀的城堡,逐渐萎缩,头发也会变得越来越细,最终增加了脱发的风险。走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一些频繁染发的人,头发变得稀疏,这很可能就是染发剂带来的不良后果。
重金属中毒
在染发剂中,还隐藏着汞、铅等重金属元素。一些不规范生产的染发剂,为了降低成本、追求效果,内里的重金属含量很可能会严重超标。长期反复使用这类染发剂,重金属就会像潜伏在身体里的 “敌人”,逐渐在体内积累,最终导致身体重金属中毒。北京武警总医院血液科主任李昕权就曾特别提醒,黑色染发剂中,对苯二胺、重金属含量相对最高。这对于那些喜欢用染发剂遮盖白发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健康隐患,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这些有害物质的代谢能力较差,受到的伤害也会更大。
发质受损
头发最外层的角质层,就像一层天然的保护膜,保护着头发不受外界伤害。但使用永久染发剂时,其中的化学物质会像一群 “破坏分子”,毫不留情地破坏头发角质层。角质层一旦受损,头发就失去了这层保护屏障,变得干燥、脆弱,容易断裂,原本柔顺亮泽的发质一去不复返。很多人染发后,会发现头发变得毛糙,难以打理,这就是发质受损的表现。
几十块钱的染发剂和几百块钱的染发剂有何区别
走进商场的日化区,或是在网上搜索染发剂,你会发现,市面上的染发剂价格参差不齐,便宜的可能只要几十块钱,而贵的则高达几百甚至上千。价格相差如此悬殊,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根据着色时间的不同,染发剂大致可分为暂时性、半永久性以及永久性三种。暂时性染发剂就像一个短暂停留的过客,不会深入发丝内部,洗一次头,颜色就会随着水流消失不见;半永久性染发剂相对持久一些,一般能持续一个月左右;而永久性染发剂,则是直接将染料渗入发丝,牢牢地着色,固色时间最久。目前,市面上 80% 的染发剂都属于永久性染发剂。
陆军军医大学皮肤科博士钟华指出,从主要成分来看,不同价格的染发剂并没有本质区别。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分解黑色素的双氧水,以及能够深入头发皮脂层的苯丙胺。那些价格昂贵的染发剂,往往打着两个宣传卖点,一是号称纯植物染发剂,二是无氨染发剂。但从安全性角度分析,植物性成分其实更为复杂,反而更容易引起身体过敏;无氨染发剂大多会使用乙醇胺、氨甲基丙醇等物质来替代氨水,虽然没有了氨水那刺鼻的味道,但对头发造成的伤害并没有减少。也就是说,无论是贵价染发剂还是普通染发剂,要达到相同的染色效果,在实际作用上并没有太大差异,可能只是在使用体验上,贵价染发剂会稍微好一些。
安全染发,需要注意以下 5 点
既然染发剂中含有大量化学物质和重金属,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那么,怎样才能更安全地染发呢?这里有几个关键要点一定要牢记。
尽量不要涂到头皮上
染发剂里的化学物质,一旦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身体,就可能带来危害。所以在使用染发剂时,要格外小心,尽量避开头皮。就像在给头发做 “染色手术” 时,要精准地避开头皮这个 “敏感区域”。而且,在清洗头发的时候,也要多花点时间按揉头皮,确保没有染发剂残留,把可能的危害降到最低。
染发一年别超过两次
市面上不存在完全无害的染发剂,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在染发频率上一定要有所控制。建议每年染发次数不要超过 2 次。频繁染发,就像不断给身体增加负担,危害也会随之累积。偶尔染一次,既能满足对美的追求,又能最大程度保护健康。
按照包装说明操作
每一款染发剂的包装上,都会详细地写明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这些说明就像一份 “安全指南”,严格按照上面的指示进行操作,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染发剂对身体的伤害。千万不要自作主张,随意更改使用方法。
染发前做过敏测试
在染发之前,建议先做一个过敏测试。可以将染发剂用水稀释后,涂抹在手肘内侧或者耳后这些比较敏感的部位,然后仔细观察一段时间,看看是否会出现过敏反应。如果没有任何不适,再进行染发会更加安全。这一步就像在染发前给身体打了一剂 “预防针”,提前排除风险。
购买正规途径的合格染发剂
购买染发剂时,渠道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一定要去正规的商场,选择那些大品牌的产品。大品牌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有着更严格的质量把控,相对而言风险性会低很多。如果是网购染发剂,也有一个简单的辨别方法,国产染发剂认准 “国妆特字年份第 X 号” 标识,进口的则是 “国妆进字年份第 X 号”。只有购买到合格的染发剂,才能在享受染发乐趣的同时,最大程度保障自己的健康。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