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到了开始吃辅食的时候,家长们除了要在辅食上花心思外,儿童餐具的选择也不可马虎。然而市面上的儿童餐具琳琅满目,很多家长难以判断到底哪种材质的儿童餐具最安全,哪种的餐具有必要入手。今天小编就给各位家长们献上儿童餐具挑选干货,帮助家长们挑选到最安全合适的儿童餐具。
1
从材质入手
市面上常见的宝宝餐具按照材质可以分为四类:仿瓷餐具、塑料餐具、不锈钢餐具以及可降解材料餐具。

1.1 仿瓷餐具即使用塑料树脂制作的外观非常像陶瓷的餐具。它轻巧耐摔,也是很多家长会买的一种餐具材质。其按照使用的树脂原料分为两大类。
一是以密胺树脂为主原料,一般来说都标有“MF”标志;另一种则是以尿素甲醛树脂为主原料,产品上标有“UF”,这一类的产品则不能用来直接接触食品。因此各位家长购买时要多加留心。

1.2 塑料餐具:塑料材质的餐具也是广受各位家长青睐的一种餐具。它轻巧耐摔,而且造型图案十分丰富,很受宝宝们的欢迎。不过缺点就是不耐热,容易吸附油污,而且容易买到质量参差不齐的产品。
不过有经验的家长就会发现,在塑料餐具的地步都会有个带箭头的三角形标志,标志中间有1-7中的某个数字,这些数字代表了不同的塑料材质。要记住给宝宝选择塑料餐具时,首先要闻闻有无异味,接着选择带有数字“5”的塑料餐具,它代表着无毒的PP材质,对宝宝无害。

1.3 不锈钢餐具:不锈钢餐具十分好清洗,化学元素少,不易滋生细菌。不过缺点就是保温性差,隔热性也差,容易烫手烫嘴。如果要选择不锈钢材质的儿童餐具的话,各位家长们尽量不要盛放温度过高的食物以及酸性食物,否则易溶解出重金属。

1.4 可降解材料:除了常见的塑料、不锈钢、仿瓷材质外,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新型环保材料制成的餐具,比如说竹纤维、玉米以及稻壳制成的餐具。它们的特点是足够环保和安全,易清洗的同时还十分轻巧;不过使用时也要注意些,因为这些新型环保材料并不是很耐摔呢。
总的来说,不管是什么材质的餐具,只要是好的就一定是会有品牌标识和质检证明的,如果见到没有任何标识的产品,请果断绕道,避免买到品质低下的餐具。
2
从样式入手
除了餐盘、筷子、勺子这些常规中式餐具外,还有刀子、叉子等餐具。很多家长为了开发宝宝智力,培养宝宝的吃饭能力、动手能力,都会早早地给宝宝购置成套的餐具。家长们在购置这类餐具时,要考虑到宝宝的实际情况。

2.1 拒绝尖锐餐具:尖锐的餐具如西式的刀、叉以及质量不过关的餐具对宝宝来说都有很大的危险性。还有那些质量不过关的餐具,可能会有毛边倒刺等隐患,家长们在选择时最好选择边缘平滑的餐具。
2.2 筷子:虽说为了安全,现在的儿童筷子都被处理得很安全,还添加了宝宝的抓握辅助功能。但是小编还是建议,宝宝在三岁以前最好还是先使用勺子,三岁后再选择筷子,因为三岁以后的宝宝身体协调能力更为协调、精准,更很好的适用筷子这一工具。不过不管是几岁的宝宝,都不能让他们单独使用筷子,以免发生意外。

2.3 餐盘形状:如今市面上餐盘的样式也越来越多了,各种各样的形状都有。看着虽可爱,但它们形状各异的外形给清洁加大了难度,边边角角很难清洗得干净。如果餐具清洁不到位,就很容易滋生细菌了。这时候家长们可以选择形状造型比较简单的餐盘,清洗起来也比较方便、放心。
3
从图案与色彩入手
3.1 为了提高宝宝吃饭的兴趣,很多商家都会在餐具的图案和色彩上入手。的确,五彩斑斓带有可爱图案的餐具很受宝宝们的欢迎,不过各位家长们在入手这些餐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买到颜色过于鲜艳的餐具。

3.2 一般来说,绘制餐具内侧图案的原料用的是彩釉,彩釉的铅含量较高,如果长期与食物(尤其是酸性食物)接触的话,里面的铅会被溶解出来,不利于宝宝健康。如果想用餐盘色彩与图案来吸引宝宝注意,家长们可以选择外侧有图案装饰,内部无图案的浅色餐具。

4
从功能入手
为宝宝选购餐具,除了安全性外,还得考虑功能性。针对宝宝对温度的感知性以及好动性,市面上好一点的餐具会带有实用的感温功能以及吸附功能。各位家长在选购时可以将这两点纳入可入手范围。

4.1 感温功能:宝宝对温度这种东西是很敏感的,稍稍一点点高温就能让宝宝产生不适甚至烫伤宝宝。这时候家长们可以入手带有感温功能的餐具,实时监控食物的温度,避免烫伤宝宝。

4.2 吸附功能:想要宝宝老老实实的坐在餐椅上进餐是不可能的,再乖的宝宝也会有闹脾气打翻食物的行为。虽说宝宝的这种行为很可能是为了加强参与感,但是打翻食物很浪费、清洁难度大不说,还有可能烫伤宝宝,造成危险。这时候家长们就可以考虑让有吸盘功能的餐碗来帮忙,这种带有吸盘的餐碗可以牢牢吸附在餐桌上,免去被宝宝打翻的烦恼。

看到这,各位家长们在为宝宝选择餐具这件事上是不是有谱了呢?好的餐具是宝宝健康饮食的开端,希望所有宝宝都可以健康成长,和病菌说拜拜!